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源自学校1993年创办的计算机中心,是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学院、重庆市教委“新型二级学院”,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重点学科“电子信息”、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25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方向,政校企共建第二批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
一、学院简介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6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40%,硕士生导师10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比95%;获得巴渝学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优秀青年教师等市级称号12人,获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巾帼科创团队”1个、重庆市优秀教学基层组织1个、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重庆市一流本科课程5门、重庆市教学成果奖2项。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3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在校学生共1500余人。学院建有计算机软件、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类专业实验室32间,设备价值3000余万元。与中兴通讯、中科曙光、忽米科技等知名企业共建36个实验实训基地。学院秉承“崇德尚礼,启智赋能”的院训,注重内涵提升与特色发展,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数据通信实验室
物联网工程实验室
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网络综合布线实验室
产业学院实训中心
二、办学特色及成果
学院秉承“崇德尚礼,启智赋能”的院训,注重内涵提升与特色发展,培养“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近年来在师资队伍、学科建设、专业内涵、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
(一)学院成绩(部分)
1. 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建设学院
2. 重庆市“新型二级学院”建设学院
3. 重庆市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
4. 重庆市“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四五”市级重点学科“电子信息”
6. 重庆市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7. 与中兴通讯共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8. 与中科曙光共建“教育部-曙光瑞翼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
9. 与忽米科技共建“工业互联网实训中心”
10. 与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共建大数据物联网研究所
产业学院申报答辩
教指委专家蒋宗礼教授来校指导工作
人工程能产业学院授牌仪式
承办计算机基础专业委员会年会
(二)近三年学生成绩(部分)
1. 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400余项;
2. 毕业生考取工信部“软件资格水平考试”通过率达55%,毕业生许惪泷、陈建平在校期间取得软件资格水平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职称资格,即毕业就达到高级职称水平;
3. 获评省部级及以上称号108人次,2024年胡定洪同学获“返家乡”全国优秀个人表彰;
4. 学生创办“重庆市追影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8家;
5. 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实行“1+2+1”人才培养模式,已有90余名同学参与该项目;
6. 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研究生260余人;
7. 毕业生以“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薪资待遇高”的“三高”特征深受好评,年末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
获高教社杯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一等奖
获全国挑战杯三等奖
获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二等奖
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获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三、专业介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庆市特色专业)
专业简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2年,是重庆市特色专业,现有专业教师3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3人,博士6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累计毕业学生3800余人。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38项,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174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98%。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信息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备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潜力,能够胜任相关企事业单位的软件开发与实施、信息系统管理与维护、信息技术教学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数据结构与算法、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Linux系统应用、Web前端开发技术、Web后台开发技术、微服务架构等。
就业去向:面向国内外软件企业、国家机关以及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部门,从事计算机软件及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和管理相关工作。
2.物联网工程
专业简介:2013年开始招生本科学生,为我校工业互联网产业学院重点建设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人,博士5人,“巴渝青年学者”1人。近年来,本专业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200余项,考取国内研究生60人,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达98%以上,受用人单位普遍好评。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复杂工程问题研究分析、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领域从事软硬件系统设计、开发、部署、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基础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设计、工业控制技术基础、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技术、工业互联网数据分析技术、工业互联网边缘计算、工业互联网实施与运维、工业互联网安全防护。
就业去向: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供职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农业、工业制造、工业自动化等行业,从事系统设计架构师、软硬件开发工程师、实施运维工程师相关工作。
3.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专业简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是21世纪国家大数据建设战略的新兴专业,于2019年开设,现有专业教师16人,其中高级职称14人,博士6人,“巴渝青年学者”1人。近年来,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等级奖励72项,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硕士、重庆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33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98%。
培养目标:面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相关领域,培养具备大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与处理、可视化等知识,具有数据科学思维、大数据应用研究与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大数据采集与预处理、分析、可视化、平台架构与运维、软件设计开发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Python编程、Java程序设计、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库基础与应用、计算机网络、Spark大数据技术、Hadoop大数据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与应用、数据可视化技术、NoSQL原理与应用等。
就业去向:面向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大数据采集、分析、产品营销与管理、系统开发与运维等相关工作。
四、报考咨询联系方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张素兰 13983373564
物联网工程专业 邢昌元 13996790569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黄金龙 18723147614
学院办公室 卢 希 023-72790023 13896576754
学院宣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