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科研


一、学科建设现状

电子信息学科服务区域发展一是战略支撑所需。智能化正在成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发展趋势。重庆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国家重要的智能产业基地,人才需求紧缺。二是本土人才所需。学校所在地涪陵作为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受虹吸效应影响,产业发展所需高层次电子信息人才严重短缺。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可以解决电子信息人才本地化培养问题,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快速发展。

电子信息学科优势特色明显。本申请点已形成3D传感光学芯片研发和智能感知技术应用的研究特色。拥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5人,建成“页岩气光纤智能感知技术”“生态环境低空遥感监测技术及应用”等市级团队4个,拥有市级科研平台3个,与中石化、北交大共建平台2个。先后获批市级大数据智能化类特色专业、重点培育学科和新型二级学院。

衔接重点产业,产教融合成效显著。发挥地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势,对接区域清洁能源、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产业智能技术需求,解决了页岩气泄漏监测与预警、榨菜农业物联网、库区环境智能监测与保护等产业发展核心问题,企业项目经费达1100万元。已聘任行业教师18人,共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10个。

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效果明显。坚持“产教融合、分类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三全育人”。近5年,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等级奖405项,立项省部级以上项目36项;近5年,联合培养博士6人、硕士17人,已就业博士4人、硕士11人,研究生就业率100%;授位学士学位1450人,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年均98.63%

二、十四五学科发展规划

(一)学科发展总体思路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长江师范学院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紧盯未来10年电子信息学科领域发展前沿,结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设计总体思路:立足重庆,面向长江经济带,辐射全国,把握前沿,突出特色。以电子信息学科在工业、农业及环境保护的智能化应用为切入点,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坚持应用基础研究与工程应用研究相结合,加强平台建设、队伍建设和应用性成果建设,提升解决工业智能化及智慧农业、智慧城市、清洁能源等领域关键问题的技术能力,提高工程技术的创新能力,强化社会服务的应用能力。大力推进与数字经济时代相适应的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稳步发展本科教育,实时发展研究生教育,培养“素质好、基础实、能力强、水平高”的电子信息学科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二)学科建设目标(主要包括进入预期专业学位水平评估排名,获得博士或硕士授权等)

2023年,成功获得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24年开始招生。到2025年立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培养市级学科学术带头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和标志性应用性科研成果,以微纳光电器件研发和智能感知系统应用为特色,把电子信息学科建设成为西部微纳光电芯片重要研发的科研平台、应用科学研究的创新高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推进区域性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和快速发展。

(三)重点建设任务

1.凝炼专业学位领域或方向

在“中国制造2025”的引领下,围绕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接清洁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和智能医疗等产业智能技术需求,解决产业链中急需的微纳光电芯片、智能感知系统、农业物联网等核心技术,适应国家乃至全球范围新一代电子信息发展的趋势。主要从以下三个特色领域开展研究:

1)微纳光电器件与传感技术

重点开展微纳光电器件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加工工艺及传感技术的应用技术研究。突破国家急需的晶圆级微光学芯片设计理论、制造工艺、检测等核心难关,以智能感知系统应用为切入点,开辟产业转化通道。以掩模移动技术为核心的连续曲面制备成套工艺,已实现折衍混合亚波长光学理论与光场精准调控微纳结构的设计方法,研发的微光学匀光芯片在智能手机3D主动成像中成功应用。

2)智能感知系统与监测技术

重点开展图像处理技术与智能感知系统开发、医疗健康智能监测技术。针对健康、环境、能源等领域,研究多手段结合的智能监测集成技术,成功用于肿瘤细胞、生理指标、页岩气泄露等智能监测,为人类健康、生产安全等提供科学依据。利用图像模式识别等手段,建立癌细胞智能识别系统,已开发富集血液中癌细胞的生物芯片;研发的分布式页岩气光纤智能感知系统,解决的页岩气温度动态波动情况下,泄漏点准确判定及定位问题,在页岩气泄露实时监测中获得应用示范。

3)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工程

重点开展数据挖掘、机器学习、农业物联网技术。研发数据的无参量处理技术和大数据情报分析技术,解决了大数据聚类、离群的参量设置和大数据筛选识别技术难题,为工农业智能化、区域生态保护、城市综合管理等系统开发与应用提供信息智能处理分析技术手段。已孵化“千将软件”“追影科技”两家大数据科技公司,实现了偷漏税嫌疑个人或企业涉税数据的分析与盘查、榨菜智能农业物联网等大数据技术应用开发。

2.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1)坚持“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育人,提高工程伦理素质

一是团队示范引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智能感知技术与大数据应用重庆市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人格魅力、团队合作精神,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和学术诚信建设,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课程思政引航。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充分发挥课程育人作用,坚持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的主阵地作用,深入挖掘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优化教学内容设计,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遴选《机器学习》《工程导论》等5门核心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三是党支部“头雁”效应。借助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及高校创新研究群体的平台优势,把师生党支部建在科研平台上,充分发挥优秀青年博士的双带头人作用,增强师生的专业自信、职业自信和道德自信,激发师生投身行业、献身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025年,立项重庆市课程思政项目4项,智能感知技术党支部获得重庆市、国家级先进标杆党支部称号,学科团队获得思政教育相关的省部级以上荣誉、表彰、创优、创建等代表性成果6-8项,力争获批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咨询卢书记)

2)优化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是优化人培方案。牢固树立工程教育理念,根据专业学位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优化电子信息硕士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打破原有的按学科体系设计课程的框架,在“微纳光电器件与传感技术、智能感知系统与监测技术、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工程”三个学科方向构建有底色的课程体系。二是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充分利用现有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华为(涪陵)云计算数据中心、重庆市移动互联众空间和粤嵌E创空间等10个实践教学基地,积极开展产学研深度融合;积极鼓励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交流、学术会议和参与科学研究项目,并利用优势科研平台接受境外学生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与技术研发。三是设立学科建设特区政策。设立重点学科建设和申硕点建设的特区政策,坚持组织领导一致、人才保障一致、经费投入一致、研究平台一致、科研项目一致、教学成果奖一致等“六个一致”原则,优先支持电子信息学科建设。四是坚持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

2025年,建成重庆市级5个特色教学案例库,科学研究应用性成果转化为本科、研究生特色课程6-8门,校外教学资源参与课程占比近30%;获重庆市教学成果奖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力争建设重庆市一流专业2个、一流课程8门;学生参加中国“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和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国家重要赛事获奖40余项,立项全国大学生双创项目6-8项,研究生获市级优秀博(硕)士论文2-4篇。

3)重构实践课程体系,提高工程实践能力

一是重构实践类课程体系。优化“12345”实践类课程教学体系(即1ICT产教融合基地,2个教学课堂,3个实践平台,4重实践能力,5项综合改革),提升对行业产业需求的适应性,使实践教学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工程性、更具有应用性。二是加强职业能力培养。坚持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学生科研及创新创业相融合,扎实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工程师、5G运维工程师等行业资格证考试,实现学生与行业企业“无缝衔接”,缩短行业企业的适应期。三是共建实践教师团队。坚持联合培养基地的工程师全程参与实践课程教学、毕业设计和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加强实践教学案例库建设,实施基于职业工作过程的模块化、项目化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

2025年,立项8门实践课程的教学案例库,学生获得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占比不少于70%,出版案例实践教学教材4部。

4)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促进学生优质就业

一是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坚持“职业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协同创新”卓越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继续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开展“1+2+1”卓越程师本科人才培养,与北京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专业硕士培养。二是共建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基地和本科生毕业实习基地,鼓励学校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带领研究生解决企业生产实践中具体问题,帮助企业提高生产和管理效率。三是聘请产业导师。行业产业导师担任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2025年,与企业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达到6个,联合培养20名优秀硕士毕业生,联合培养卓越程师本科生100名。

3.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

完善“双师型”特色导师队伍建设制度。构建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体、产教融合导师为支撑的师资队伍培养新体系。加强与重庆声光电有限公司、重庆信科设计有限公司两个市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以及与重庆师范大学、重庆三峡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通过“双导师”的学生指导方式,把学校和公司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采用“课程学习”加“基地研究”的两段式培养方式,突出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学习,并实现课程与学术前沿、工程技术相结合,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学院每年从学科建设经费中支出20%用于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时将现有微纳加工超净实验室、光纤传感技术实验等资金超过千万元的仪器设备全部投入基地研究生培养。

1)树师德,筑德魂

一是实施师德师风创优计划。加大学术名家、优秀学术团队先进事迹的宣传教育力度,落实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切实加强理论武装和思想引领,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史”,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把思想政治表现作为组建科研团队的底线要求。二是完善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完善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师德失范制度等,实行表现“一票否决”,把师德表现作为岗位聘用、职务晋升、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先决条件。三是加强学术诚信教育。完善科研评价标准,改进学术评价方法,构建集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于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治理遏制学术研究、科研成果不良倾向。

2025年形成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良、学术威望高的教师队伍。教师或团队获得师德师风相关的省部级及以上荣誉、表彰等代表性成果5项。

2)树名师,建伟业

一是设立教学名师、首席专家和青年专家工作室。建立青年教师归队制度,健全青年教师培育制度,培育一批在学科领域、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的青年才俊,优化人才存量。二是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通过青年教师导师制、教学团队合作、骨干研修、课程培训、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经验交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以及到企事业单位或学校机关职能部门挂职锻炼等项目,提高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三是建立“双师双能型”教师柔聘人才库和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库。建立专业“双负责人”制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积极引进企业行业专才,聘请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专业建设负责人。试点设置现代产业导师特聘岗位,聘请一批兼职的实践导师或行业企业导师,推动形成双师结构与双师素质兼顾的专业教学团队。

2025年,在“微纳光电器件与传感技术、智能感知系统与监测技术、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工程”三个学科方向组建40人导师团队,其中聘任企业导师15人,培养硕士生导师30人,联合培养研究生将达到60人;培养重庆市级教学团队2支、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3人、优秀科学家1人、教学名师1人、名家名师1人、青年拔尖人才2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3人,力争获得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4.激励工程应用项目研究,提升关键问题解决能力

一是以行业需要为牵引。积极开展区域内的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等领域的重大需求调研,开展“微纳光电器件与传感技术、智能感知系统与监测技术、大数据技术与物联网工程”3个方向的应用研究。二是以产学研为抓手。完善合作机制、创新合作模式,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光电传感器件、智能感知系统及大数据技术。三是以健全科研要素流动机制为保障。破“五唯”,完善科学研究成果评价办法,鼓励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在高校与企业中进行双向交流与互动,激励科研团队承担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横向项目,鼓励科研人员携带科技成果或者有效专利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最大限度把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2025年,电子信息学科横向科科研经费超过3500万元,科研团队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达到10项,实现成果转化效益达到1500万元。

5.强化应用性研究,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一是聚焦现代产业智能技术需求,开展产业应用性研究。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行业企业技术服务为需求,力争在共性和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实施“页岩气智能感知技术”重庆市高校创新群体与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公司的协调创新、利益共享,完成页岩气开采及输运安全智能感知监测系统的研制,率先在国内开展页岩气光纤智能感知技术在井下采气实时监测、管道泄露智能预警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与南瑞博瑞变压器公司产学研合作,完成变压器光纤智能传感测温系统的研发,实现对变压器绕组过负荷、热寿命分析以及故障预警。二是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一体化”建设。从过去的“申报项目”向“产学研合作、平台+团队协同创新”转移。三是建设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聚集区域清洁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等产业,以“微纳光电器件与智能感知技术系统”实验室和“曙光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为合作研发平台,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加快推进与四川高校、行业共建现代产业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高端设备的效能。

2025年,立项“微纳光电器件与智能感知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力争为省部共建实验室;获得重庆市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获得“电力变压器光纤光栅智能感知技术”重庆市创新创业示范团队。